上大学之虚与实   

    中国跳水队好事成双,在包揽了亚运会所有八个项目冠亚军之后,几位主力选手一同戴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成为大学生,对几乎所有年轻人来说,无疑,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拥有了竞技成绩丰收的同时,拥有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当然就更加开心。

    不过,据说,这些冠军学生,并不真的在人大校园上课,而是有专门的辅导老师上门讲课。而课程安排,考虑到在役冠军们的特殊性,只有很少的几门,可以说都是极基础的东西。而这些课程,对普通孩子来说,是他们中学的学习内容。而又据了解,因为这些冠军学生还要在国家队进行常规的系统训练,每周能够用于听老师课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于是,就有了一个疑问,这是真的在上大学吗?这大学生的身份,是虚还是实呢?

    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开始重视起来,无疑是一大进步。考虑到现役运动员的特殊情况,请老师上门也是很好的办法。不过,就一定非要戴上某个大学的标签吗?大学的门槛可以降低,但大学学业中该有的课程系统、学习要求,却不应该降低标准。否则,这所大学的文凭含金量也就让人怀疑了。

    从队里的角度讲,帮助运动员拥有了一个大学生的身份,看起来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是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延长其运动寿命是有好处的。但是,倘若仅仅是停留在大学生身份的获得上,有大学生之名,而无大学生之实,待到运动员退役,其后顾之忧恐怕并不会真正解决。现在,拿大学毕业文凭的人越来越多,在那许许多多的真正大学毕业生面前,运动员想要找到新的社会位置,光有招牌显然是不够的。

    说到底,这里有个训练和学习安排的问题。如果要真的对得起那个校徽,运动队就得改变目前早晚都训练的模式,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让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真正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甚至,有时间、有空间,可以真的走进大学校园,去亲身体会那种校园的氛围。校园生活,对一个人的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是在校园外简单的听听课所无法达到的。

    但是,中国跳水队至少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没有这样的安排。于是,别上了大学校徽的冠军们也就只能这样有名无实下去了。

    其实,就在跳水项目上,清华大学进行着非常有效果的学业与训练兼顾的实践。清华跳水队的队员,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几个曾经在专业运动队的队员,成为清华队队员后,文化学习收获明显,先是上中学课程,然后是上大学预科,现在已升入大学。他们的英语水平跟同校同年级学生不相上下。在2001年的全运会上与所有国家队选手共同角逐,还拿到了金牌和银牌。1998年入队的几个小选手,进队之时就开始在清华附小跟班上学,跟普通同学参加一样的考试,成绩全都合格,甚至有排入班级前列的。现在,他们已顺利升入清华附中。将来上大学,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这些小队员的运动成绩,甚至优于很多同年龄专业队选手。

    倘若,国家队的那些冠军学生无法做到像清华队员那样真正的学习与训练兼顾,那么,在一时的高兴之后,慢慢冷静下来,会明白自己的收获究竟有多少。
要想真正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需要整个训练模式的改变,而不是在于挂上什么样的招牌。从这一点来讲,路还很长。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