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首页 >> 热剧网评 >> 正文
 《汉武大帝》之汉匈争斗溯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和匈奴之争实际上是生活在两种不同地理环境中采用两种不同生产方式来获取食物的人类的斗争。所以,狭义点来说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争,当然再狭义来说也就是汉匈之争了。

  那么哪个地方适合农耕,哪个地方适合游牧,不是人说了算的,而是由地理位置和气候来决定。因此划分的依据几乎全世界都一样,那就是由纬度和降雨来决定。纬度高降水少的地方,大地只能长草,自然就成游牧区,纬度低雨水充沛之地,适宜耕作,自然也就成农耕区。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两种不同的文明方式,当然,我不下定论说那种文明高尚,那种文明低下,文明之间本没有高低之分,不过客观上来说,农耕民族较容易创造出相对丰富的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原因也很简单,由于农耕是定居生活,定居产生大规模的交流,交流促进生产技术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反过来促使生产力水品的提高,由此而生的民族和国家就有相对较富裕的食物,有了多余的食物干什么呢?自然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国家和老百姓不用再为每日三餐而愁,有闲暇干些其他事,人口,经济,科学,军事等等个方面自然也就得到长足发展。

  那么游牧区又是什么情况?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少,大地只适宜长草,所以也只能用来放牧牛羊,牲畜把一个地方的草吃完了,就必须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人畜可谓居无定所,也就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人员交流,由于是放牧,也就无须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力水品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尽管是匈奴最强悍的西汉时期,坐拥铁骑30万之辉煌,却没有创造出匈奴自己的文字,也就不足为奇。整个匈奴社会还处于奴隶制度之下,人畜于其主人都是财产,没有分别。食物的供给极为仰赖自然气候条件,如遇严寒大雪,牲畜大量死亡,人口也会随之骤减,所以整个游牧区域虽然地广,但却人稀。据统计西汉时期全国大约有1220万户人家,总人口是5960万人,而匈奴全部人口总和不过200万余。但为什么汉自立国以来半个多世纪却都被匈奴所制,不得已还要采用和亲之策?原因就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口,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不如农耕民族的游牧匈奴,却拥有一支较强的军事力量和符合当时情况的分配制度。

  军事力量不必多说,马种优良就是匈奴一大优势,在冷兵器时代,一支30万人的军队,居然全部是驾驭良马的骑兵,令人称奇。古往今来凡军事作战无不以速度为贵,这支30万人的骑兵在2000多年前所起的作用犹如二战时德军的装甲集团,以“闪击战”闻名,来去如风,令防御方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击。匈奴的另一大优势是合适的分配制度,众所周知,打仗总是要有原因的,无缘无故劳民伤财的战争,除非有利可图,否则是不可能发生的。匈奴为什么要南下袭扰汉民族,目的就三个字--战利品。其实战争的根源还是在于两个民族之间经济和生产力水品发展的巨大差异所致。

  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为什么战乱不断,为什么?无非就是为了使自己过得舒坦一些荣华富贵一番,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的条件是什么,就是要获得相对获取成本最低的丰富资源。什么叫相对获取成本低呢?个人来说,比如,骗、偷、抢,集体和国家来说,那就是打仗、掠夺、上贡等……匈奴处于游牧区,以牛羊为生,遇有天灾人祸,小命不保。人又是一种非常有危机感的动物,处境艰难,自然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怎么解决?就先做贸易吧,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北方游牧民族连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不能自给,什么锅碗瓢盆,铁器木饰,都需要和南方的农耕民族交换,没有统一的货币,大家都是以物易物,物以稀为贵,往往牧人须以几头牛羊,才能换回农人一袋食盐。牛羊我中原不缺啊,有则更好,无也不然,但是盐可是不得不吃的,那么问题来了,我有你无,游戏规则自然我说算,我要几头羊,你就的给几头羊,这也不是什么敲诈,是必然。当然,用现在的话说,什么贸易摩擦,什么经济纠纷也就通通出来了。打战为了资源,资源就是经济,匈奴人觉得贸易吃亏,那就只有靠抢,自然也就汉匈开战了。所以战争说白了,还是个经济问题。

  匈奴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分配制度,打战是要死人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合理的分配制度,抢来的战利品都被少数人瓜分,那么谁还去做这等赔本生意。要知道匈奴男性几乎全民皆兵,战时都是自带马匹,自备兵器出征,回来后立即下马放牧牛羊。要把这么几十万亦兵亦民的人的战斗欲望提起来,并统一指挥调令,不给大伙些好处,是不可能办到的。怎么办?那就是战利品大家有份,作战勇猛抢的多的多得,少的少的,多劳多得。所以匈奴人人争先,作战果敢,再加上坐骑良马,行动迅速,所以每战都获利颇丰,甚至威胁南方政权存亡,所以汉初以来,不得不经常纳贡嫁女入匈,换的几时安宁。这种称臣纳贡的事,是人都不愿意,汉初也进行过斗争,刘邦也亲率30万大军出击,但是野战之中,步兵怎么是骑兵对手,无坚可守,道路不明,被匈奴冲的七零八落,最后被围,签了城下之盟,也是无奈啊。

  直到武帝时期,汉民族终于有了一只强大的骑兵队伍,涌现出一批杰出军事将领,加上皇帝的决心,才将这一长期遭袭受绕,纳贡嫁女,边疆凋敝,国家危亡的局面彻底扭转过来。

  综上所述,结合现在热播的《汉武大帝》来说,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决定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决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不同生存方式下民族的经济矛盾,经济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战争爆发,所以2000年前的汉匈争斗,也逃不出这个历史必然的发展轨道。

  后记:在历史上,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占有一定的军事上的优势,例如匈奴以及后来的蒙古、后金等等...甚至一度消灭了一些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文明,但终究还是农耕文明必然占据和主导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而形成最终的统治地位优势。一旦农耕文明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游牧民族也就永远的退出了历史舞台。1000多年前的蒙古可以说是游牧民族最后的辉煌,以后的后金入主中原已经不能算游牧势力了。

  查古才能鉴今,希望网上的一些小朋友多多读些史书,不要再冒出一些说《汉武大帝》中的贵妇扮相怎么像小日本女人的话出来,在说这些话之前,可以先去看看马王堆汉墓辛椎夫人墓中出土的汉代贵妇的图再来说话,也不迟。(网友紫色心情)

责编:周玫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