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频道 > 网评专题之《情迷彼得堡》 > 正文

关于《情迷彼得堡》的历史背景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7日 13:19)

  网友【西门流香】

  我猜测本剧的历史背景大约就在1800——1825年之间,提供各位参考。

  莫斯科公国大公

  · 1276年 - 1303年 达尼埃尔

  · 1303年 - 1325年 尤里·达尼洛维奇

  · 1325年 - 1340年 伊凡一世

  · 1340年 - 1353年 谢苗一世(高傲王)

  · 1353年 - 1359年 伊凡二世

  · 1359年 - 138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科伊)

  · 1389年 - 1425年 瓦西里一世

  · 1425年 - 1462年 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 1462年 - 1505年 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 1505年 - 1533年 瓦西里三世

  · 1533年 - 1547年 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 1547年 - 1584年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

  · 1584年 - 1598年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 1613年 - 1645年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 1645年 - 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 1676年 - 1682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 1682年 - 1689年 伊凡五世

  · 1689年 - 1721年 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 1721年 - 1725年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 1725年 - 1727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

  · 1727年 - 1730年 彼得二世

  · 1730年 - 1740年 安娜·伊万诺夫娜

  · 1740年 - 1741年 伊凡六世

  · 1741年 - 1761年 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

  · 1761年 - 1762年 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 1762年 - 1796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 1796年 - 1801年 巴维尔一世

  · 1801年 - 1825年 亚历山大一世

  · 1825年 - 1855年 尼古拉一世

  · 1855年 - 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

  · 1881年 - 1894年 亚历山大三世

  · 1894年 - 1917年 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巴维尔一世 彼得罗维奇

  1754——1801

  俄罗斯皇帝,1796-1801

  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子。生父的身份有历史争议。

  巴维尔一世即位后的所作所为以全面维持专制权力为目标。他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自认是救世主的化身,希望重新统一天主教和东正教,并为此在圣彼得堡建设了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相似的喀山大教堂。

  巴维尔一世对法国大革命表现了极度的恐惧。1798年参加反法大同盟,派遣苏沃洛夫远征瑞士和意大利。当拿破仑登台之后,又对拿破仑表示信服,企图与英国断交,遭到与英国有往来的贵族、商人的反对。1801年在圣彼得堡的工程师棱堡内被人用枕头闷死。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策划这次政变的凶手很可能是他儿子亚历山大。

  巴维尔一世先后娶过两位皇后。第一位是黑森-达姆施塔特公主威廉明娜·路易莎(娜塔莉·阿列克谢耶芙娜),死于难产;第二位皇后是符腾堡王国公主索非亚·多萝西娅·奥古斯塔·路易莎(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有10个孩子,其中4个是儿子,包括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 巴甫洛维奇

  1777-1825

  俄罗斯皇帝,1801——1825

  巴维尔一世之子。由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抚养。父亲被杀后即位。

  为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命,亚历山大采取自由主义的政策,设立所谓“非正式委员会”解决各类问题。1802年设各部大臣制。1803年颁布自由耕作法,宣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有可能得到解放。开办哈尔科夫大学和喀山大学。对外政策方面,参加第三、第四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的会战中失败。1807年与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之后得到法国支持,赢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战争,夺得芬兰和高加索的领地。1812年击退拿破仑对俄罗斯的远征。1814年率领俄罗斯军队进击到巴黎。不久活跃在维也纳会议上,作为有力的领导人之一,结成神圣同盟。1820年左右受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影响,排斥欧洲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公然推行反动政策,加强对国内和国外自由主义力量的压制。性格优柔寡断、多疑、伤感,又极其自尊自傲,被称为“狮身人面像”。晚年沉溺于严重的神秘主义。娶巴登的路易莎·玛丽亚·奥古斯塔(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有两个女儿。

   尼古拉一世 巴甫洛维奇

  1796-1855

  俄罗斯皇帝,1825——1855

  巴维尔一世第三子。长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罗斯皇帝。1825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厅。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

  虽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对落后的农奴制度实施改革,但却把改革限制在不与贵族利益发生冲突的范围内。实施了币制改革、法典编纂事业和国有农奴管理方式的改革。对外继续推行神圣同盟的宗旨,和梅特涅合作,镇压欧洲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运动。1849年镇压匈牙利民族运动。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米亚战争。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

  尼古拉一世娶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卡·路易莎·夏洛特·威廉明娜公主(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有七个子女:亚历山大二世;玛利亚女大公;奥尔加女大公;亚历山德拉女大公;康斯坦丁大公;尼古拉大公;米哈伊尔大公

责编:凌微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